首页 >> 家庭教育研究 >>家庭教育研究 >> 遇事就退缩,越大越擅长“躺平”的孩子,只有这个办法能救!
详细内容

遇事就退缩,越大越擅长“躺平”的孩子,只有这个办法能救!




前段时间,有一个热搜话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开学一个月后,儿童精神科爆满”。

 

这则热搜源自某医院精神科一名心理医生发表的一篇文章。在文中,她写道:


  //  

我看到太多家长,当孩子出现躯体症状时,急得不得了,四处求医,生怕孩子得了什么大病。

 

但一旦告诉他们,孩子可能是心理出了问题,家长的态度就完全变了,不仅不急了,还很可能责怪孩子:其他孩子不也是这样吗,怎么就你有问题,就你不能上学?



在这种情境下,她忍不住想提醒家长:

 

“孩子为什么到了不上学的地步?他们在用疾病表达什么?我们是不是该提出这样的问题。”

 

不同于孩子的身体疾病,太多家长不愿意相信,或者始终不认为心理问题是需要看医生、需要疗愈的。

 

“自己调节一下”“放假了玩一玩”“想开一点”,是很多家长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但是,孩子的心理的确会出现靠自身无法排解的问题,也不是三言两语开导几句就可以解决的。

 

比如,现在很多孩子出现的“躺平”“摆烂”心态,其实是一种“习得性无助”

 

这种心态不是偶然的、一时的,它的形成与孩子自身和我们的家庭教育紧密相关。

 

它源自这样一种想法:无论我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

 

这个想法是怎么来的呢?


纽扣家庭教育的赵敏老师就曾接触过这样一则案例,父母的“隐形偏心”,导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习得性无助,最后只能通过“躺平”和“摆烂”来应对生活的挑战。


在她的指导下,孩子自我价值感提升,重新找回自信,开启新生活。那么,让我们一起看看她是如何指导的?



01

您印象最深的个案?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个案,是一位35岁的男子。

 

尽管从年龄上,他已然是个成熟的男性,可在母亲的眼里,他却仍然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

 

这个孩子已经在家躺平七八年了,不工作也不出门。其实,他之前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在国企单位做平面设计。

 

可是,在七八年前,他放弃工作,不再去公司,也不再出门,跟任何人都断了联系,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打游戏。

 

他的妻子也因无法忍受他的这种生活,跟他离了婚。

 

这位母亲看着儿子整天无所事事地混日子,特别的痛苦和焦虑,精神状态也已经有些不正常了。

 



在我和团队介入到他们的家庭以后,为他们的亲子关系做了调整,引导他们进行和解,这位母亲的状态才逐渐有了改善。

 

在她的鼓励和帮助下,儿子也不再躺平,重新回到了公司,开始了新的工作生活。

 

现在,他正在计划与妻子复婚,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02

孩子躺平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是家庭原因


他的父母经常吵架,特别是在他妈妈怀他的时候,情绪一直很不稳定。


孩子出生后,身体状况就很差,头皮都烂了。

 

父亲曾一度想要放弃这个孩子,但母亲坚决反对,好在经过治疗,孩子慢慢恢复了,但身体一直不好。

 

从那之后,父母对这个孩子就格外的溺爱,同时也过度管控,不让他做这做那,为他包办了很多事情。


然而,在他五六岁的时候,弟弟出生了。


弟弟的出生让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一下子从家中的宠儿变成了被忽视的对象。


这种内心的落差对他影响很大,他之前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弟弟出生后,他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虽然最终考上了大学,但也没有达到父母预期的结果。



大学毕业后,他靠父母的关系进入了一家国企单位,并在工作中认识了一个女孩儿,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他与女孩结了婚。


可是婚后,妻子发现他几乎什么家务活都不做,两人经常因此吵架,最终导致了离婚。


离婚后,他变得更加颓废了,对工作也失去了热情,上班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后来干脆不去上班了。

 

这么多年以来,他从不去父母家,也不允许父母踏入他的住所。

 

即便是父母前来探访,他也会紧闭大门,把父母拒之门外。


此外他与家里所有的亲戚,包括他的弟弟,几乎断绝了所有联系。


03

您是如何介入调整的?

 

我首先与孩子的母亲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详细了解了孩子的性格和习性。

 

而后,我通过给他充电话费这一“误打误撞”的方式,与他建立了联系。

 

这个孩子很善良,一开始,他以为我充错了话费,但还是将那100块钱退还给了我。

 

就这样,我与他建立了朋友关系,虽然一开始还不是朋友,但随着我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我们越聊越投机,关系也越来越近。

 



我经常跟他分享一些我的经历,故意把我的故事编得贴近他的生活,说我的父母怎么怎么不好,让他产生共鸣。

 

每当我说到我父母对我的一些不理解时,他总是会对我表示同情,还说仿佛从我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我也借此机会开始谈论他的情况。

 

就这样,通过我们两个的互相沟通,我逐渐了解到他对父母的怨恨。

 

他怨恨父母没有经过他的同意就生下了弟弟,更怨恨父母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弟弟。



我把孩子这些内心的想法如实告诉了他的母亲,并指导她该如何去改正错误,向儿子道歉。

 

我要求母亲必须给儿子道歉,不仅仅要用语言,还要用心、用行动去表达歉意,让儿子能感受到她的真诚。

 

起初,母亲并不认同我的观点,也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她说:“我对孩子已经够好了,我哪里对不起他了?我把他养那么大,最后还是我对不起他?”

 

甚至还开始怀疑我的能力和水平。

 

但经过我耐心的解释和引导,她才逐渐认识到自己真的没有公平公正地对待两个孩子。


这位母亲喜欢听话的孩子,也总是根据孩子的表现来分配关心与爱。而弟弟性格比较沉稳,正是她喜欢的类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她对弟弟是比较偏爱的。


可是,这两个孩子的性格是截然不同的,大儿子是个比较独立的小孩,有自己的想法,思考能力比较强,心思细腻,所以在感受到父母的不公平时,他会选择和父母对着干。

 

可是,他越是和父母产生对立情绪,父母越喜欢批评他赞扬弟弟,久而久之,这样的恶性循环,让母子关系越来越紧张。

 

再加上父母那一代固有的观念——大的必须让着小的。

 

只要是两个孩子产生矛盾,无论对错是谁,母亲总是先责备大的,这让大儿子产生了强烈的反感情绪,觉得自己在家里永远是个被忽视的存在。

 

明白了这些之后,父母开始用心、用爱给孩子道歉。

 



接收到父母真诚的歉意与爱意后,孩子也慢慢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他意识到自己曾经的破罐子破摔心态是不对的,初中时沉迷于游戏、缺乏上进心也是错误的。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不再一味地把问题归咎于别人。

 

虽然这个过程很漫长,但结果却是很好的。

 

如今,孩子的变化非常大。

 

春节前夕,我接到了他母亲的电话,她告诉我,孩子现在非常懂事。

 

在她生病期间,孩子不仅时刻关心她的身体,还照顾她的生活起居,这是她这么多年以来,从未曾体验过的温暖。

 

大年初三那天,家里来了很多的亲戚,孩子也主动参与家庭聚会的准备工作。

 

在饭桌上,与亲朋好友互动非常融洽,家里的叔叔大爷还有兄弟姊妹等人都夸他懂事、有礼貌,对他的评价非高。

 

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他还为弟弟的孩子买了玩具和衣服,展现出了对侄子侄女的关心和爱护。

 

与弟弟也达成了和解。

 

看着儿子这么多的变化,母亲感到非常高兴和欣慰,她说:我好像又重新认识了我的儿子。


04

您进入心理行业的契机是什么?


应该是我的性格原因吧,从小我就喜欢为他人排忧解难,别人在遇到什么困难的时候,都喜欢来找我倾诉。


结婚后,我的姐姐和哥哥的孩子都愿意来我家分享心事。无论是学业上的困惑还是生活中的小烦恼,我都乐意为他们出谋划策。

 

我的邻居们也是如此,一旦谁家有了矛盾或问题,他们总会找到我,希望我能为他们调解。


每当成功帮助一个家庭化解矛盾,我都会感到开心和快乐。

 

于是,我就开始考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并且从事这项工作。

 

赵敏老师工作时的照片


然而,进入这个行业后,我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地方。

 

面对这些挑战,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个行业中深耕细作,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成为一名全国有名的心理咨询师。用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去帮助更多的人走出困境,收获幸福。


05

您想分享给家长的话?


所有父母都期盼着孩子的一句“谢谢”,可是所有的孩子都希望父母说一声“对不起”。


我希望所有的父母能认识到:孩子的成长其实是跟父母有直接且密切的关系,孩子是果,父母是根,要想果子好,必须精心地为树根施肥浇水。


所以,妈妈爸爸们请努力提升认知吧,只有提高了认知,我们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引导我们的孩子茁壮成长。




  • 电话直呼

技术支持: 97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