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庭教育研究 >>家庭教育研究 >> 孩子叛逆之后我才明白:父母的双重标准,是孩子“不听话”的根本原因
详细内容

孩子叛逆之后我才明白:父母的双重标准,是孩子“不听话”的根本原因



孩子说什么都不听,反而越管越叛逆?教育究竟是哪一步出了错?

 

最近常听一位朋友抱怨,她刚上初中的儿子成绩一直很好,但最近却变得特别不听话,经常背着她偷偷玩手机,越管越叛逆。

 

前两天因为偷偷玩手机,他爸爸大发雷霆,不仅当场砸掉手机,还厉声训斥他:

 

“为什么我们说的话你总是不听?学习成绩不好还偷偷玩手机,自己的成绩怎么样心里没有数吗?”

 

没想到儿子也吼起来:“我什么样还不是跟你们学的。”

 

他爸爸当时气得直接抽了他一嘴巴。

 

儿子被刺激到,开口就反驳:


 

不让我玩手机?那你们凭什么在我学习时刷抖音?

 

回家晚一点你们就说我在鬼混,可是你们不是经常玩到半夜才回来?又有什么资格来要求我?

 

还有那一次,我就是想要一双和同学一样的球鞋,你们就说我爱攀比。

 

我真的很压抑、很难受,你们只会要求我,那你们自己做到了吗?

是啊!我们总是不停地在要求孩子“不准这样“、”不准那样”,但是我们自己又是否做到了?

 

当我们抱怨孩子不听话、太叛逆时,有没有发现其实孩子的言行里都有我们的影子。

 

最近,看了一篇小学生作文《父母双标》,感触颇深。


图片

 

一个家,两套标准,这是很多家庭常犯的教育误区。

 

生活中,父母若总是把自己和孩子“区别”对待,其实是很难教育好孩子的。

 

因为孩子不会成为我们期待的样子,只会成为我们的样子。

 

什么是“双标”

为何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呢?

 

“双标”就是双重标准。同一件事,对自己和他人有不同的要求或评价标准。

 

双标在家庭教育中很常见,很多家庭里都存在双重标准,只不过我们父母不愿意承认罢了。

 

比如,父母叫孩子不要睡懒觉坚持打篮球,但是自己开了健身卡快一年都没去几次。

 

又比如父母自己不吃芹菜,但是又买来煮给孩子吃,说是维生素多。

 

再比如父母叫孩子上课要认真,自己却一直玩手机上网无心工作。

 

这种行为看似无足轻重,但对孩子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孩子如同一张白纸,他们会模仿和学习父母的行为。


如果父母对自己和孩子采用不同的行为标准,孩子会感到困惑,不知道何为对错。


长此以往,孩子会形成自己的一套行为标准,这套标准可能与父母期望的相去甚远。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镜子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有趣的问题:


“为什么绝大多数的父母都很双标?”比如,绝大部分的家长要求孩子努力学习,自己却转身拿起了手机。

 

在教育短片《听,孩子们在说》中,曾上演过这么一幕:

 

晚上,一家三口坐成一排,爸爸正在玩游戏,妈妈自顾自的刷着电视剧。女儿,则安静的坐在中间,抱着自己的毛绒玩具。



然后小声地说:“你们要我好好学,但是你们通常自己都管不住自己。”

 

更有甚者,一群人聚在一起嘻嘻哈哈,打着麻将,将孩子扔到一旁。

 

孩子无奈的说到:“我知道自己不是别人家的孩子,但你们也不是别人家的父母!”


难怪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说,中国的教育,最值得吐槽的就是家长。


确实,教育最忌讳的,就是只在孩子身上使劲。


贵州有一个13岁的男孩。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仅成绩差劲还特别叛逆,因此经常被父亲打骂。

 

有一天父亲回到家,看到他又在玩手机,刚开始骂了他几句,由于气不过又动手打了他。

 

于是男孩就和父亲对打了起来。

 

后来在民警的调解下,男孩委屈地说:

 

“爸爸妈妈平时特别喜欢打麻将,平时很少花时间照顾我。”


 

男孩觉得父母不关心他,还经常打骂他,所以对父母特别不满。

 

你看,那些不听话的孩子,内心通常执拗地认为“为什么父母可以,我不可以”

 

“双标”的父母,给孩子的永远是负面影响。 


双重标准的父母

会给孩子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1

让孩子变得叛逆


如果父母经常用自己的双重标准来对待孩子,那么孩子往往会感到被不公平对待。

 

这种不公平的感觉,会让孩子产生叛逆的心理,不愿意听从父母的安排和要求。

 

如果父母的要求和孩子的想法相违背,那么孩子可能会采取消极的态度来对抗父母的要求。


2

让孩子变得自卑


如果父母经常用自己的双重标准来对待孩子,那么孩子往往会感到自己不够好,不如父母所期望的那样。

 

这种自卑的心理,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和勇气,不敢去尝试新的事物,也不敢去面对挑战。

 

这种心态,往往会让孩子错失很多发展自己的机会。


3

让孩子变得不尊重他人  


如果父母经常用自己的双重标准来对待孩子,那么孩子往往会认为这种双重标准是合理的。

 

这种心态,会让孩子变得不尊重他人,认为自己可以随意对待他人,而他人也应该按照自己的要求和期望来对待自己。

 

这种心态,往往会让孩子失去朋友和社交圈子。


4

让孩子的负面情绪不断积累


父母的双标行为可能会让自己的孩子产生负面情绪并且不断地累积。


根据心理方面的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的负面情绪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和解决,这种负面情绪就会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不断地累积。

 

长期受父母压迫的孩子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心理损害。

 

导致孩子情绪暴躁、易怒,缺乏耐心,甚至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这些都是父母的双标行为可能会产生的危害。


5

降低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望


很多父母会出现这种行为,就是自己玩手机却拒绝孩子玩手机的请求,这也是父母双标行为的一种体现。

 

在孩子看来,明明父母都可以玩手机为什么自己不能玩,是不是区别对待呢?

 

父母的“双重标准”教育很容易削弱他们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也就会导致孩子会对父母的一些决定产生一些质疑。

 

让孩子表现出一些不听话的行为,甚至和父母故意“对着干”。



父母应该怎样做

才能避免双标的发生?


虽然双标会不经意发生在一言一行中,但想要不成为双标父母,避免双标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改变想法,平等对待他们


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


不要把孩子视为生活的附属品,而应该意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尽可能平等地对待孩子,无论是父母与孩子之间,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之间,都要做到公平对待,在情感和生活上给予孩子足够的公平。

 

父母也要给孩子做好榜样,而不是给孩子立着规矩,自己又破坏规矩。

 

在父母严以律己的时候,孩子的好习惯也会越来越多。



调整自己的双标言行


一开始,可能父母还是会有些双标的言行,或者有时候没有注意到。

 

可以在晚上睡觉前、晚饭时候思考今天有没有双标,如果有的话就和孩子沟通、道歉。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父母,但是有着愿意追求完美,渴望变得越来越好的心就是优秀的孩子和父母。

 

为人父母的我们也要明白,在我们羡慕、赞美别人家孩子的时候,也要多看看别人家父母是怎么做的。



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


父母需要在生活中与孩子进行更多的交流和沟通,让孩子对自己的信任感不断地加强。

 

让孩子在面对父母时能够敞开心扉,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清楚地从孩子身上了解自己的行为是否出现过双标,最终对孩子产生一些危害。



父母要给孩子树立榜样


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好教育是“以身作则”。

 

如果父母能树立榜样,告诉他们的孩子他们能做到,那么孩子自然也能够做到。

 

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避免自己一些“双标行为”对孩子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影响。 



纽扣家庭教育说: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尽量保持一致的态度和行为,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让他们变得“听话”。

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以身作则地教育孩子如何尊重他人、如何处理矛盾和冲突等。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 电话直呼

技术支持: 97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