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庭教育研究 >>家庭教育研究 >> 60%双相情感障碍被误诊为抑郁!殊不知,它比抑郁症更可怕,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科普,看这篇就够了
详细内容

60%双相情感障碍被误诊为抑郁!殊不知,它比抑郁症更可怕,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科普,看这篇就够了


提到“双相情感障碍”,很多人可能不了解,甚至有的人都没听说过。


海明威、丘吉尔、林肯、玛丽莲·梦露等很多名人都曾深受双相情感障碍折磨。


患者情绪像“钟摆”一样摇摆不定,时而精力充沛,天马行空;时而郁郁寡欢,一筹莫展。


但“双相情感障碍”并非天才们的专属,在心理疾病中,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情况非常严重的心境障碍。


只不过在躁狂发作时,患者会更加充满创造力、丰富想象力以及无限的工作精力,但这种突然加速的思维会造成身体极大的耗能,对大脑也有损伤。


受影视剧或错误引导的影响,人们对双相情感障碍总是存有浪漫幻想,但现实是很残酷的。

图片


深入了解“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早期临床称作“躁郁症”,是一类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常见精神疾病。


双相情感障碍有三种亚型


小科普


Ⅰ型双相障碍:个体有过一次躁狂发作和一次抑郁发作,且症状表现强烈。一般需要住院干预。

Ⅱ型双相障碍:个体有过一次轻躁狂发作和一次抑郁发作。

环性心境障碍:个体多次表现出轻躁狂症状和轻度抑郁症状,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往往较短。


双相情感障碍亚型的具体诊断取决于躁狂症状的具体表现。


所谓“躁狂”,是一种“巅峰”状态。


处于这个状态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情绪激昂、精力充沛、思维奔逸、语速极快、易怒、易冲动,极端条件下还可能出现暴力行为


而“轻躁狂”较之躁狂,症状表现更加温和一些。


但也会出现情绪高涨,身体活动增加,思维奔逸等症状。只不过由于不会出现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对日常生活等方面影响不大,故而常常被忽略。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都经历着什么?


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会经历两种类型的情绪循环:



1、快速循环:

轻躁狂→抑郁或躁狂→抑郁循环,每年出现四次以上。


2、超快速循环:

患者每周甚至每几个小时就经历一次循环。


在这些循环中,患者也可能同时经历躁狂和抑郁或轻躁狂和抑郁,称为混合状态。


处于此状态的患者可能会感到极度悲伤绝望,但同时又精力充沛。


如何判断是否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疾病,其临床特征多样,且容易被误诊和漏诊。


有研究显示,双相情感障碍的首诊确诊率只有7.6%,而误诊率和漏诊率合计高达92.4%!


大部分双相情感障碍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或焦虑障碍,约60%患者曾被误诊为单相抑郁症。


许多患者甚至在发病10年后才得到准确诊断。

1e171468d34c1e657696532e0a287ef1.png

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然双相障碍的患者很多时候表现得很抑郁,但如果被当做抑郁症来干预的话,只会让患者的情绪更加不稳定,甚至病情加重。


双相情感障碍与抑郁症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抑郁症只有单相抑郁发作,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反应迟缓、精力体力下降,并无典型躁狂发作的表现。


生活中,如果同时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引起警惕,建议及时就诊。


情绪、脾气、言语、行为等方面,出现了与一贯状态明显异常的改变比如情感高涨、易激怒、情感低落等以及与情绪一致的言语和行为变化,如忽然开始情绪激动胡言乱语或乱摔乱砸东西

 

持续时间较长,短至数日长至数周,甚至因为情绪影响出现幻听、妄想或明显冲动攻击自杀性言语/行为,导致个人和家庭日常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明显受损。


如何帮助患者走出双相情感障碍?


有调查显示,双相情感障碍发病高峰年龄多在15-19岁的青春期阶段25-50%的患者有过自杀行为,近20%的患者自杀死亡


双相障碍的自杀率在精神疾病中排在首位,如果不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很可能造成终生遗憾。 


什么样的干预方式最有效呢?



Drug intervention

药物干预



药物干预是目前干预双相情感障碍最核心的方法,常用药物为心境稳定剂,如碳酸锂片、拉莫三嗪片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患者将情绪稳定在正常的水平,也能有效预防疾病复发。 


由于双相障碍病情复杂、药物个体反应的差异较大,双相障碍的药物干预往往需要临床精神科医生慎重权衡利弊后进行个体化干预。 


在进行药物干预时,请记住:遵医嘱服药,不私自停止服药。


坚持服用药物不仅会大大减少双相情感障碍的复发率,也会大大降低患者自杀的几率。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心理咨询



有科学研究表明,仅依靠药物来预防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循环发作是不够的。


在进行药物干预的同时,结合心理咨询疗法能最大程度地预防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维持患者心境正常。


举个真实案例,纽扣家庭教育的吕馥芸老师在今年4月份接手了一个个案,个案中的主角盼盼(化名)今年18岁,正在读高三。

1702261919641184.jpg

纽扣家庭教育真实案例

双相情感障碍

中考时,盼盼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

 

虽然盼盼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但他的高中生活并不快乐。

 

盼盼父母为了照顾孩子的学习生活起居,就在学校旁开了一间小卖部,盼盼自尊心极强,生怕被同学知道自己家是开小卖部的。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盼盼的同学最终还是知道了这件事,经常拿“爸爸妈妈是开小卖部的”嘲笑盼盼,还给盼盼取绰号为“盼老板”。从此以后,盼盼总是闷闷不乐,自我封闭,产生抑郁倾向。

 

但是盼盼父母没有关注到孩子的情绪,更没有把孩子的抑郁情绪放在心上。

 

盼盼每天都要在学校忍受着别人的嘲笑,最终实在忍受不了向爸妈妈提出了转学。

 

转到私立学校后,盼盼毛遂自荐当上了班长,但是因管理严格,盼盼和班里大部分同学结怨,被校园霸凌。

 

遭受霸凌后,盼盼变得不爱笑,总是眉头紧皱,对什么事都漠不关心,对未来没有规划;有时候盼盼就像疯了一样砸家具、打人。后来他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




确诊后的这一年里,没有做过心理疏导的盼盼虽然一直坚持吃药,但是情绪状态还是时好时坏,躺平在家,什么都不想做,不敢出门见人,出门后看见人群会出现幻听。


吕馥芸老师对盼盼进行了心理教育干预、认知行为干预(CBT)、家庭焦点疗法、人际干预等手段对盼盼进行了调整。


这些心理疗法可以帮助盼盼:


理解疾病目前或者过去发作的情况;

识别和制定应对压力的策略;

改善盼盼在学校和工作场所的正常功能;

应对双相障碍这种疾病的病耻感;

改善盼盼亲子关系和盼盼的婚姻恋爱观。


经过调整后,盼盼对未来充满信心,情绪也越发阳光积极,两个月后,盼盼重新回到学校,并参加了高考,顺利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由此可见,药物干预和心理咨询同步进行能够全方位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如何自救?


除了寻求积极的干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也可以采取一些日常措施来控制自己心境状态的循环,与双相情感障碍达成妥协和共同生存。


以下是纽扣家庭教育的心理咨询师整理的一些已经得到实践检验的调节心境的策略。



1、追踪自己的情绪日记

患者记录关于自己心境状态的情绪日记,这可以帮助患者觉察到自己心境水平的细微变化,并且逐渐有效地识别自己的情绪模式,了解到自己的躁狂/抑郁发作是怎样发生的。


情绪日记也可以帮助患者发现一些情绪的触发因素,常见的触发因素包括:


压力;

工作或学校问题;

季节变化;

月经周期;

睡眠节律打乱;

财务问题;

与朋友、家庭的冲突等。

如果确定了一组可以预测的心境触发因素,患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它们对自己情绪的影响,管理自己的症状,或者及时与医生联系是否需要变更药物。



2、学习一些压力应对策略


压力是生活中正常的一部分,但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来说,它也是躁狂和抑郁发作的常见诱因,学习一些适当的应对策略,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压力:


和朋友聊天;

购买涂色书涂色;

参与一些创意活动;

在大自然中散步;

和宠物玩耍;

拼图等。



3. 保持日常的生活节奏

日常生活和睡眠节律的改变,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主要诱因。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应该尽最大努力保持自己的日常生活规律,这包括:


每天在同一时间吃饭,在指定的时间服药,以及保持健康、规律的睡眠时间。


同时,记录自己每天在什么时间吃饭、睡觉、上下学(或上下班)、进行健身锻炼和社交活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上这些信息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心境的变化。


例如在躁狂的初始阶段,患者或许会发现自己花在睡眠上的时间在减少,而花在健身锻炼上的时间在增加。


随着患者从躁狂或抑郁发作中恢复过来,其活动和睡眠模式也会恢复到日常的状态。


除这两种干预方式外,艺术疗愈、绘画疗愈等措施也经常被纽扣家庭教育心理咨询师运用到咨询过程中。



如果症状无法缓解,请记得,患者及家属不要独自面对一切。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可以有效缓解抑郁症状。


在这场漫长又充满曲折的疗愈之路上,持续性的照料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成功康复的一个重要因素。


要相信,不过是心里生了病,总会好的。



  • 电话直呼

技术支持: 97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