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商务:niukoujiaoyu@126.com

400-806-3577

0531-8916-7777

首页 >> 学术动态 >>学术成果 >> 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
详细内容

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

摘要:随着Android智能手机的普及,其开放性和应用性得到广大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青昧,由此引发的大学生对手机过度依赖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手机成瘾现象。笔者以重庆邮电大学为例,探讨了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现状:手机成瘾者月话费较高,反应更加敏感,表现出更强的戒断综合症;从外界存在的客观因素
(包括手机本身的特点、社会交往模式的改变等)以及学生自身的心理状态(包括大学生发展阶段特点、从众心理的影响、自我控制感的缺失、满足某些心理需求等)两个层面分析了手机成瘾的原因,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个体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教育管理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成瘾;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2)01—0040—04
据工信部2011年8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7月底,我国手机用户已突破9.3亿。7月由CNNIC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提到,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
手机网民达3.18亿。另外,随着Android智能手机的普及,其开放性和应用性得到广大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青睐。由于工作的原因,笔者接触到不少学生由于对手机过度依赖而荒废学业的情况。为此,笔者以重庆邮电大学为例,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手机成瘾行为的调研。
一、手机成瘾的界定成瘾,在词典中的解释是“一般指人对某类事物或东西的依赖性达到一定程度”。以前对成瘾的研究集中在对药物的依赖上,近些年来,行为科学提出了行为成瘾(Behavioral Addiction)概念,常见的有:赌博成瘾(Griffiths,1995),性成瘾(Carnes,1983),计算机游戏成瘾(Griffiths,1993),财富成瘾(Slater,1980)等口]。这些成瘾行为和传统的药物成瘾表象相近,具有强烈心理和行为效应。有些用户无节制地使用手机并对其生活、工作、学习以及身心健康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的现象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于是,对手机成瘾的研究和探讨也在不断增多。
对于手机成瘾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屠斌斌、章俊龙等人将其定义为由重复地使用手机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包括手机关系成瘾、手机娱乐成瘾、手机信息搜集成瘾三种类型[2]。韩登亮对手机成瘾的界定表述得比较完整,认为它的标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手机的滥用;二是手机过多地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三是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身心会出现一系列不适反应。国外的学者更倾向于用问题性手机使用或手机依赖等术语来表示手机成瘾[3。4],Griffiths认为手机成瘾是一种包含人机互动和非生化的行为成瘾[5]。基于上述学者的研究并结合访谈的情况,笔者将手机成瘾(Mobile Phone Addiction)定义为:由于对手机的过度使用而产生的依赖,伴随着这种依赖个体会出现强烈的心理体验(感觉时刻不能离开手机等)和某些行为的不适(幻听手机铃声、过量发送信息等)。
二、对手机成瘾现状的调研及分析
对于手机成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标准的疾病分类系统来正式把它列为心理障碍之一,有研究者参照传统的用来界定物质成瘾(或依赖)的标准,即《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DSM—IV),并在过度使用手机者的研究基础上,给出确定此症状的6项标准,分别是突显性、冲突性、兴奋性、耐受性、戒断性和复发性。国外不少研究者据此编制了相应的量表,如Toda(2004)编制的手机依赖量表(Cellular Phone Dependence Questionnaire)L6j,Bianchi和Phillips(2005)编制的“有问题的使用手机量表”(Mobile Phone Problem Usage Scale,MPPUS)[7],但是都存在文化差异的问题。国内徐华(2008)等人编制了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四个维度共13个项目,但是其量表的信度不高,且所选取的样本容量太小,相关项目还需进一步的修订[8]。近期熊婕(2010)等编制的手机成瘾问卷采用了大规模的国内大学生被试,程序严谨,信度高,达到0.834,效度系数达到0.9以上,包括戒断症状、突显性、社交抚慰和心境改变四个维度,共16个项目凹]。鉴于此,本研究采用该问卷评估手机成瘾现状。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580人,其中,男生390人(占67.2%),女生190人(占32.8%);大一学生148人(占25.5%),大二学生193人(占33.2%),大三学生155人(占26.7%),大四学生84人(占14.6%);文科生153人(占26.3%),理工科学生427人(占73.7%);从生源地来看,206人来自城市(占35.5%),124人来自乡镇(占21.、4%),250人来自农村(占43.1%)。
(二)手机成瘾现状分析
根据问卷统计分析,总体的平均数得分为12.19,标准差s为2.7,根据统计学标准将总分大于M+S的组定义为高分组,将M—S的组定义为低分组,然后界定高分组的极为手机成瘾组,而低分组界定为非手机成瘾组。经过列联相关分析不同组的被试在手机使用状况上的差异。
总体上看,在性别方面,通过比较,成瘾组中女生所占的比例高于低分组中女生所占比例;在专业方面,成瘾组文科生和理工科学生的比例基本持平,而在非成瘾组中,理工科学生的比例大于文科学生。这些数据均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而在年级水平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1.成瘾组的平均话费高于非成瘾组每月手机话费在30元以下的,非成瘾组的比例为40%,远高于成瘾组的10%。而每月手机话费在80元以上的,成瘾组的比例高于非成瘾组。成瘾组表现得过多使用手机。手机除了本身自带的一些非收费功能外,其他的诸如短信、通话、GPRS流量等都是需要收取相应费用的,这与我们日常生活
中所感受到的现象是一致的。手机本身并不易使人成瘾,只有那些拓展的与外界有连接的收费功能才为手机成瘾提供了机会,这与前面提到的家庭生活水平也有一定的关系。数据表明,成瘾组中,家庭收入高的占的比例更大,这是因为使用手机附加功能需要更高的花费,而只有有一定经济基础才能满足他们对手机各方面的需求。
2.成瘾组比非成瘾组对手机缺失的反应更为敏感一些,当手机不在身边时,成瘾组两个小时到半天
出现不适反应的比例占31%,而非成瘾组只有9%;一周才有反应的非成瘾组有40%,远高于成瘾组的4%。成瘾组会在早期就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不适感,这主要针对的是成瘾组中的人际依赖倾向较为严重的,即成瘾包括的维度之一就是手机在人际交往中的影响,电话多短信多会让一些人觉得自己的生活更为充实,而同时,这些在他们看来更能体现个人价值。而一旦一段时间内没有通过手机与其他人联系,他们便会产生不适感,这体现出他们自身力量的弱小,需要通过外界来证明自己,同时害怕孤独,时刻需要与周围建立联系才有确定感。

3.成瘾组比非成瘾组显示出更强的戒断综合症在问卷调查中,当被问及“如果某一天,你忘记带手机有什么感觉”时,非成瘾组的集中在选项“没什么感觉”上(占71%)。在戒断症状得分上,成瘾组的人是非成瘾组的两倍。成瘾组的人已经将手机内化为自己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会因为它的缺失而影响心情,导致情绪低落、焦躁不安等,进而影响到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反应出一系列的戒断综合症。手机的使用已经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那些可以不带手机的场合,成瘾组中大多数人还是将其随身携带,一方面是担心遗漏掉重要信息,另一方面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会将手机作为一种娱乐工具,例如在洗澡时有些同学会用手机播放音乐,充分享用手机的各项功能。
三、手机成瘾的成因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笔者选择手机成瘾量表分数较高的部分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从访谈中可以看出,他们之所以对手机如此依赖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外界存在的客观因素,包括手机本身的特点、社会交往模式的改变等,二是学生自身的心理状态。
(一)客观因素
1.手机自身的特点
第一,手机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调查数据看,目前大学生手机持有率为100%。第二,手机功能日趋丰富,在某些时候可以替代电脑的部分功能。尤其是现在的智能手机以及相应的软件应用层出不穷,用户可以根据其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三,手机的交流方式与面对面交流相比具有匿名性、即时性的特点,尤其是智能手机功能丰富,手机QQ、手机微信、手机微博等功能在改变着主流的交流模式,其新颖、时尚和便捷对大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2.社会交往模式的改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运营商优惠套餐的推出,人们的交往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不断地发生变化[1 0I。当周围的同学都使用如手机微信等新兴功能时,当事人会由被动适应到主动接受推广,部分自控力不强的学生就容易陷入其中而成瘾。
3.学生学习生活方式的改变
大学生活和中学生活有极大差别,更倾向于学生的自我管理,师生关系较为淡漠口1|。大学生摆脱了父母对自己的监控,对时间的支配有了更大的选择性,给使用手机以致成瘾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性。随着新媒体出现的新问题,学校教师对它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这就存在着教育的滞后性。
4.家庭教育模式的不当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会影响子女人格特征和人际关系的发展,在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会在这些方面出现一些问题。当面对较为复杂的社会环境时,容易出现各种适应障碍,包括引起学生手机成瘾的各种不良后果。
(二)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状态
1.大学生发展的阶段特点
大学生年龄处于18至23岁之间,生理上不断发育、心理上不断成熟,对新事物敏感且容易接受。大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在面对手机这种新媒介时,能够产生兴趣,也很容易手机成瘾。
2.从众心理的影响
每一个群体在特定环境中,群体成员都会产生行为准则和标准,我们称为群体规范。当大学生群体中的大多数人都使用手机的多种功能时,对手机和其各种功能的使用便成为学生相互交流的话题,甚至使用某特定功能的学生形成自组织。
例如微博,一个群体里90%的人都互为粉丝,每天更新自己的信息,了解别人的信息,如果其他10%的人不顺从该群体的规则,就会被逐渐边缘化。群体中的大学生在群体压力下为了不被边缘化,寻求解除自身与群体之间的冲突,增加自己在群体中的安全感,而不得不跟随大家使用手机的各种新鲜功能。
3.自我控制感的缺失
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它是人所特有的,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自我控制使个体能够为了理想的长远目标而抵御眼前快乐的诱惑或承受眼前的不愉快。自我控制感的缺失使某些学生沉溺于使用手机的快乐之中而无法自拔,无法承受为了认真学习而不使用手机所带来的眼前的不愉快,从而形成过度依赖。
4.满足某些心理需求
手机功能的丰富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首先,人际交往的需求。手机的短信、手机QQ、手机微博等功能能够满足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其次,自尊感的需求。智能手机可以下载大量游戏,手机游戏通关、高分带来的自尊感和成就感在现实生活中不易获得,使手机游戏玩家不断下载新的游戏,快速通关、刷新分数,获得满足感。
再次,新鲜感的需求。大学生喜欢走在时尚的前列,追求刺激和挑战,智能手机的各种功能,如下载大量游戏、手机QQ、手机微博、手机微信等新功能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对新鲜感的需求。最后,及时获得信息的需求。现在的手机都有上网功能,大学生不一定非要坐在电脑前才能获得信息。手机的上网功能使信息的获取随时随地都能够进行,满足了大学生及时获得信息的需求。
四、对手机成瘾行为的教育管理对策
(一)学校要引导学生正确和健康地使
用手机学校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和健康地使用手机。第一,学校可以定期组织相关的讲座和宣传活动,教育和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不要让手机影响自己原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第二,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团体心理辅导等技术,帮助“手机成瘾群体”调整心态,逐步摆脱
手机成瘾的困境。第三,学校可以顺应时代需求,建立手机报、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因势利导,并充分
发挥各类学生社团的优势,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家长与学生之间、学生彼
此之间情感的交流,增强大学生的集体意识与社会认同感,削弱他们对手机的依赖[12I。
(二)家长要与子女沟通和交流,引导学
生抵制手机成瘾首先,手机成瘾是青年成长中的发展性问题,作为家长要能够正视它。其次,家长要尊重子女,平等沟通与交流。最后,父母要鼓励子女多参加一些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获得轻松愉悦的感受。另外,还应该主动和老师、班长或同学联系,了解自己子女的学习、生活和精神状况,以便和子女及时沟通。
(三)大学生要自觉抵制手机成瘾
大学生主动抵制手机成瘾可以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提高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度,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努力学习,丰富课余生活,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用其他娱乐方式转移对手机的注意力,让手机成为真正的工具。其次,与父母、老师、同学、室友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将生活的中心从手机转移到现实生活真实的人际交往中。最后,大学生要自觉提高道德自律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
(四)社会应加强对大学生发展成长的
关爱完善的网络法律体系是对网络管理的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基于此,应该不断加大立法,加强移动服务提供商(SP)的有效监管,从源头上杜绝有害信息的传播。另外,手机运营商、网监等相关部门应该对信息及手机业务进行协同管理,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手机文化环境,减少消极因素和垃圾短信等对学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3 BURGER J M.人格心理学[M].陈会昌,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25—126.
[2]屠斌斌,章俊龙,姜伊素.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r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4):25—29.
[3] 罗玉华,黄彦萍,游敏惠.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I-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2—26.
[4]韩登亮,齐志斐.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5(12):12—16.
[5] GRIFFITHS M.“Internet addiction:Does it really exist?”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Intrapersonal,Interpersonal,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s[M].San Diego,CA:Academic Press,1998:61—75.r6]TODA M,MENDEN K,KUBO K,et a1.Cellularphone dependence tendency of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J].Japanese Journal of Hygiene,2004(59):383—386.
[7]HAN D L,QI Z P.A psychological research on the mobile phone addition in colleague students[-J].Contemporary Youth Research,2005(12):34—38.
[8]徐华,吴玄娜,兰彦婷,等.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E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123—126.
[9] 熊婕,周宗奎,翟紫艳.大学生手机成瘾:量表的编制及初步研究[C]//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 8,2010:167—171.
[10] 王欢,祝阳.手机媒介互动性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维护的效用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l(2):27-31.
[11] 祝阳,王欢,手机媒介对高校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作用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34—38.
[12]李岩,曾维伦,何海涛.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21—26.


快捷服务
新闻中心
关注微信公众号纽扣教育
版权所有:纽扣教育科技研究院  
关注微信公众号纽扣家庭教育
  • 电话直呼

技术支持: 97建站 | 管理登录
seo seo